http://blog.wzzx.net.cn

南京是一座山水相依的古城,北濒浩荡长江,东南群山环抱,著名的山有:紫金山、栖霞山、宝华山、茅山、东庐山、方山。句容的宝华山、茅山和溧水境内的东庐山是秦淮之源,造就出了闻名遐迩秦淮风月。从茅山、宝华山石缝里汩汩流出的甘泉,一滴一滴汇聚成涓涓细流,这就是秦淮河的前身。为了区别于金陵城内的秦淮河,人们称之为句容河。

句容河的下游是赤山湖,她居于金陵城上方,承接上游之水形成了一个囤水柜。清清的山泉仿佛一股流动的碧玉,无声无息地滋养这方水土。远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孕育出了悠久灿烂的湖熟文化。

秦淮花灯大多是劳动人民在生活观察中自娱自乐的即兴之作,有着十分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湖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唐、宋、元的代代发展,到明朝时已达到了鼎盛。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映得秦淮河畔桨声灯影、金粉楼台、华灯灿烂。

赤山湖沿岸的葛村和石狮一带的百姓,历史上就有扎花灯闹花灯的风俗。

遇上水量充沛的年景,谷物颗颗饱满,农人便将喜悦用花花绿绿的纸糊成各种形状的灯,在里面点上蜡,大人孩子举着它载歌载舞,红烛的灯晕穿透了沿河两岸的窗,把赤山湖装点得绚丽多姿。花灯成了人们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不单是年成好了人们要玩花灯,就连婚嫁迎娶、建房造屋也要玩花灯,就更不用说逢年过节了。扎灯、赏灯、玩灯,人们用她来祈求家庭美满、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陈柏华就出生在这方水土上的一户农家,他啜饮着秦淮河水长大。从小就耳濡目染父辈们扎花灯,玩花灯。对花灯自然是情有独钟。作为他儿时的玩具,花灯一直伴随陈柏华长大成人。

扎花灯是一门手艺,传统的花灯骨架用得是竹篾,手艺人要会劈竹子、选篾青,还要会提笔在纸上着色,画一些花鸟鱼虫、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扎一只花灯看似容易,动手做起来就不简单了。色彩艳丽的花灯,造型各不相同,每种灯都蕴含着各自的寓意:红色宫廷灯寓意着寻常人家的日子红红火火;荷花灯送给新婚夫妇,寓意着百年好合;金鱼灯、元宝灯是最常见的,象征着百姓生活“年年有余,大富大贵”;给孩子玩的兔子灯是用白纸糊的,点上两只红眼睛,再给它按上四个车轮,小兔子就四下跑开了。

陈柏华在乡村,除了侍弄两亩薄田,最大的爱好就是扎花灯。他常常把家里鸡下的蛋拿到街上换来彩纸和颜料,上山砍来竹子劈成篾,照着年画册子琢磨花灯的图案,遇上难题,他就虚心地向当地扎灯的艺人请教,还去外地拜师求艺。年复一年,像他一样的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挣钱了,而他依旧守着清贫,执地着摆弄着花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柏华得知南京夫子庙要办灯会,他决心要把秦淮河畔孕育的古老灯艺介绍给世人。于是,他鼓足勇气带着他的花灯走进了夫子庙。他那多姿多彩,别具匠心的各色花灯一出场就引起人们的好奇,也引起了夫子庙管理人员的注意。后来尽管南京夫子庙灯会沉寂了好几年,但陈柏华的花灯梦却没有熄灭。1999年底,陈柏华带着自己做的花灯来到南京夫子庙推销。人们不是说他的花灯土,就是嫌他的价格高,转了几天一盏都没有卖出去。碰了钉子后的陈柏华回到村里,把自己关在家里想对策。七八天后,他决定试着从制作材料和工艺上入手,改进花灯传统的制作方法,一下子就获得了成功,他的花灯第一次成了抢手货。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子庙灯会的负责人专程找到他,邀请他举办夫子庙灯展。

“千禧年”前夕,陈柏华带着自己的“千禧年”大型花灯模型再次来到了南京夫子庙。这次他带来了了大大小小的20多组花灯,包括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有天上飞的,只要能想到的,他几乎都做到了。这些秦淮花灯别致的造型,新颖的外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观看。连景区负责人也评价他的花灯质量好,体量也和户外建筑相吻合,并当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这些年,陈柏华东奔西跑,潜心钻研灯艺,花去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他自己的工作室还蜗居在城里的一条小巷里,有时大型的花灯都把巷子都塞满了。当地宣传、文化部门得知他的情况后,积极为他寻找制造场所。宣传部长朱建和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为他解决了占地9600平方米的场地,让他放开手脚,把秦淮花灯做成文化产业。

十里秦淮水,波映花灯红。到了夜晚,各种造型的秦淮花灯通明透亮,美丽的仙子灯似乎要冉冉升天,可爱的熊猫在专心啃竹子,《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人物也从书上搬到灯展粉墨登场了。陈柏华在构思这些场景时,思维是放射的、跳跃的,是色彩斑瓓的。

这些年,陈柏华做的宫灯、荷花灯、柱灯、壁灯、球灯、动物灯、走马灯、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体,简直就是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画。陈柏华不仅扎花灯、卖花灯,他还收集到了从战国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花灯的图片,把它们恢复成了实物。这些花灯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陈柏华自己独特的花灯文化。

秦淮河边悬挂的一对巨龙,如今已成为夫子庙的一个重要标志。灯展会上,璀璨的花灯让天上人间都萦绕着美妙的梦幻。而远离喧闹的广场一角,一双情不自禁的手在悄悄揉搓。正是这双粗糙的巧手,凭着细腻丰富的内心,借着一股子韧劲,让一对巨龙“复活”了。2005年,中国文联和辽宁省政府于沈阳举办的中国首届花灯大赛上,陈柏华制作的一盏“金鸡吉祥”花灯,因设计新颖,做工精细,夺得含金量最高的政府奖——“山花奖”灯彩金奖。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专题报道,省市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2006年,《陈氏秦淮花灯》被列入江苏省、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被列入国家保护项目。陈柏华成了目前花灯界唯一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高级工艺师的艺人。

如今,陈柏华成了名人,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各大媒体的关注。前不久,陈柏华制作的大型秦淮灯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祖国大陆走进台湾,在台湾嘉义市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灯会上展出。江苏秦淮灯彩展区面积600多平方米,共有6组,其中4组为陈柏华设计制作,以高达12米的夫子庙传统荷花灯为主灯,夫子庙牌坊灯彩、金陵十二钗灯柱、状元巡游灯组、中华门秦淮风光灯组、虎年好运走马宫灯依次展开。台湾中华花灯协会理事长翁贤良称赞句容秦淮灯彩是他看到的大陆最漂亮的花灯。

刚从台湾归来的陈柏华说:“二十年前的我,也曾浮躁过,的确想着出名。但越是刻意越没能出名,后来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功到自然成,不经意间却出了名。”

片言只语中,我读出了陈柏华的人生哲学:不刻意强求,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执着中获得快乐,在坚守中获得成功!

回望陈柏华走过的路,试想,有多少人能有这份坚韧和执着?

传统是人类历史的延续。陈柏华守望秦淮花灯,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让我们深感敬畏!